四川完成四十四个“金土地工程”地调项目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四川完成四十四个“金土地工程”地调项目
2008-07-17 |  来源:四川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  分享到:

 

日前,记者从四川省金土地工程”2006年度土地整理区农业地质调查报告评审会获悉,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完成的44金土地工程地质调查项目,应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地整理区大比例尺(110000)农业地质调查,对土地规划利用和管护、农业生产合理配方施肥、发展特色农业有重要指导作用。

按照四川省政府《关于实施四川省专项土地整理(金土地工程)工作的通知》要求,200611月,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下达了金土地工程”44个土地整理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经过1年多的调查研究,提交了涉及内江、广安、自贡、达州等地共44个项目的调查报告,查明了各工作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和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状况。

通过调查,在44个土地整理区新圈定优质土地面积40892.31公顷,其中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要求的土地面积为36139.74公顷,占总面积的77.44%;符合绿色农业生产基地要求的土地面积达4752.57公顷,占总面积的10.18%。新发现高硒土地面积17460.6公顷,富硒土地面积717.6公顷。通过对土地整理区农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发现大部分工作区的农产品为绿色、无公害食品,并发现了富硒茶。

此次调查,获得了工作区表层土壤元素全量及有益元素有效量、有机质、pH40个指标的基础地球化学数据,编制了相应指标的地球化学图和评价图;查明了表层土壤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土壤养分丰缺特征;获得了工作区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中灌溉水、饮用水、近地表大气尘、大宗农产品等介质的系统地球化学数据和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浓度数据;通过高精度uickbirdSPOT数据遥感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获得了项目区较为详细的地质背景、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分布、植被覆盖情况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图件。

根据此次农业地质调查成果,项目组对工作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生态管护、防治耕地污染、建设绿色或无公害及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基础数据库、成果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和信息查询系统,为项目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源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