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科学规划选址,实现事前公告,严把整理项目质量关,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全面完成国家投资牟家镇土地整理重点项目,不仅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而且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规划选址重民意
为摸清家底,邻水县国土资源局专门成立技术小组,组织国土人员以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根据航片上的地物标志到实地调绘,补测,进行航片转绘,面积量算和成果整理,彻底查清了可开发整理土地的数量、质量、类型、分布和利用现状,建立了全县土地开发整治资源储备库。
技术小组工作人员又到村组实地调查,找村组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具体地段的土质、水源、交通及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种植习惯等,因地制宜将全县可开发整治土地划分为近期开发整理区、中期储备区和远期潜力区三类。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可开发整理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草图,编写了可开发整理土地调查报告,确定了可开发整理土地的规划目标,年度任务和实施方案。按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邻水县每年都要就具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址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地踏勘、核查、听取群众意见。村民提出申请并签署群众意见后,经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审查后通过的整治项目才向上级申报立项。该县一是规划实施了电力提灌站1座,电灌渠
事前公告体民情
每年年底,邻水县国土资源局都要按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安排,将下一年度准备开发整理的土地位置向社会公告,使开发整理土地涉及的村组和农户事先合理安排种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整理项目一旦正式立项,该县国土资源局提前二个月正式公告,使村民提前收回农作物、搬迁住宅,由于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牟家镇狮台村一位村民说:“2004年底,我打算在自家的2亩自留地里种桃树,得知那里要搞土地开发整理,就改种了花生。要不是提前公告,那2亩桃树怕是泡汤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行提前公告,让我们心里有数,这是真正为我们农民着想,把好事办到我们心坎上了!”
科学管理促民富
邻水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对每个整理项目从立项实施到后续管理实行全程跟踪指导,在组织技术人员看水文、观地势、测土质、制定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严把三关,确保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真正成为利民惠民的富民工程。
严把质量关。该县引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公告制、项目招标制、项目合同制、项目工程监理制等负责制;从群众中聘请义务监督员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让项目区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严把资金使用关。政府建立了耕地开发专项资金帐户,对整理过程中的收支情况单独建帐,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财务收支情况;实行了项目工程款报帐制、分期拨付制和公示制,按照工程的实施进度和质量及时足额将资金拨付给承包者,确保资金得到合理使用。
严把管理关。项目竣工后,邻水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时做好地质变更、土地权属调整、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等工作,并依据工程合同明确道路、沟渠、泵站等基础设施的管护主体、管护方式和责任,确定整理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做到权属明确、责任具体。
(汪碧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