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驻丹巴定点扶贫工作组暨临时党支部先后有10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有“中国地灾博物馆”“中国三大山洪灾害县”之称的甘孜藏区丹巴县。两年多,工作组两批次干部轮换,但驻县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高原,通过实际行动将党的温暖送到雪域,将厅里“翻箱倒柜、倾囊相助”的决策化为地灾治理、土地整理、增减挂钩等国土资源支持政策和项目的落实落地,为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省厅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工作组多名同志多次受到省级表彰。他们一个个,也由“白面书生”变成了地道的“康巴人”。
(从左到右:李方耀、隆振锐、南聪强、邓建军、顾海兵、孙维、余鑫)
丹巴县半扇门乡腊月山三村海拔近3000米,来自地环总站的谷云勇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的顾海兵前后任村第一书记,来自整理中心黄平任村长助理。两年多来,3位同志积极推进厅地灾治理和土地整理项目落实,组织村民搞通村通畅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带动发展藏香猪养殖及中药材、花椒种植,2016年全村顺利脱贫摘帽,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省厅定点帮扶工作得到了省委王东明书记的批示表扬,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实地查看地灾隐患点 从左往右:谷云勇、顾海兵、黄平)
半扇门乡阿娘沟四村平均海拔2600米,来自厅整理中心的南聪强和孙维先后任村第一书记。南聪强在村两年时间,通过“一个本、一支笔、一盒烟、一包糖”的工作方式深入到群众中,成为了村民的朋友、亲人。在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阿娘沟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8年如期脱贫在望。
(村两委请县环林局环评生猪养殖基地 从左至右:南聪强、孙维)
半扇门乡阿娘寨村平均海拔2600米,来自厅规划院的李方耀和张鑫先后任驻村干部。2015年,还不是党员的李方耀,主动请缨驻村扶贫,告别大城市温暖的家和新婚妻子。两年来,与村民一起修路建房、发展产业、建村级活动室和移动信号塔基。贫困村发生巨变,即将通过整村脱贫验收。
(李方耀监督通村路硬化)
半扇门乡腊月山一村平均海拔2500米,来自厅地环总站的隆振锐和余鑫先后任村第一书记。隆振锐带领村干部及群众新建村级活动室、硬化通村路、种植红富士苹果、创办生猪养殖合作社,改变了该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于2016年顺利脱贫,201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200余元。
(隆振锐给苹果树涂白)
工作组的领头羊,厅执法监察局副局长、挂任县委副书记邓建军,两年来带领大家行程五万多公里,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和绝大多数贫困村,积极沟通协调,切实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国土资源支持政策和项目切实落实到丹巴县最需要的地方。
(厅驻丹巴定点扶贫工作组暨临时党支部交流学习)
目前,2015年到岗的5名同志即将完成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回到新的工作岗位。新接任的4名同志也提前3个月到岗,熟悉情况,接过持续巩固和脱贫冲刺的担子。为做好新老驻村干部交替工作,临时党支部专门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交接工作,确保人员有序轮换,工作有序推进,把奋斗的青春光彩写在这片大地上,不辜负组织重托和群众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