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部、省领导对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分析形势,研究制定措施,于
省政府副秘书长薛康主持会议。
魏宏充分肯定了近两年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受汶川特大地震和暴雨、泥石流等诱发因素的影响,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异常繁重。全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层层落实防治责任,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各地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去年全省成功避让重大地质灾害37起,避免了5797人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全省成功避险次数、避险人数均创我省乃至全国历年之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是我省灾后重建的决胜之年,如何加强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强化地灾保障,魏宏强调力抓五项工作。
一、抓全方位排查。省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启动全方位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各地、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要抓住汛期来临前的有效时机,组织足够力量,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行动。要坚持定期巡查、重点核查、拉网排查相结合,确保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一个不漏,及时发现。这项工作要在5月20日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隐患复查工作要在4月30日前全面完成。
二、抓大范围宣传。省政府决定从4月15日起到5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全力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务必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区域内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地要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起来,制定宣传方案,编印宣传资料,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社、企事业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和学校等区域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制定宣传样板,确定宣传的具体内容、形式,加大对各地、各行业的业务指导和宣传指导。各相关部门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积极开展宣传。
三、抓各行业联动。必须把分层级防范与分行业联动结合起来,运用各条线力量,发挥各部门优势合力应对。
四、抓操作面防范。要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社六级监测体系,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以农村村社、城镇社区、基层单位和施工工地为单元组织群众参与防灾,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防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要建立群测群防激励机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监测的个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在群测群防工作中成功预警避免重大人员伤亡、有突出贡献的监测人员、单位干部职工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范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抓国土资源厅主管。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部门主管、牵头协调职责,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作用。要建立好国土资源部门上下联动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督促指导机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本地和各行业排查的情况汇总,加强对隐患点后续监测和排险除险问题的具体协调,确保不形成空档。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将地质灾害防范纳入防汛工作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及时掌握有害天气信息分级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要牵头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必要演练,推动落实汛期应急组织领导、预警预测、应急响应等应急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动员应急力量有序处置。
魏宏还特别强调,落实责任是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各市、县人民政府要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明确分管责任,落实工作责任,抓实直接责任,一级一级明确责任,一级一级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对地质灾害防范措施不落实、反应不及时、处置不得力要严格问责追究。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宋光齐通报了2009年以来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并对做好2010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
省发改委、国土、交通、水利、建设、气象、教育等省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机构负责同志,在川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在四川省委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行政区域内重点建设项目及矿山企业负责人在各分会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