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行动,充分发挥部门作用与专业特长,全力抗击这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
全力开展应急抢险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灾报后,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立即启动防灾应急预案,省厅及市(州)、县(市)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部职工全体动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倾力参与抢险救灾。据不完全统计,“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爆发以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共投入超过1000人参与抢险救灾及应急保障。
积极开展应急调查
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以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多支专业地勘队伍积极开展清平、映秀、银杏、卧龙、龙池-虹口等重灾场镇周边以及绵茂公路汉(旺)清(平)段沿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为保障应急抢险及下一步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目前,共排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61处,均建立了防灾预案,完善了监测预警措施,对险情重大的隐患点,及时指导地方政府及救援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全力确保抢险救灾人员及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及时开展安置点评估
全力确保安置群众生命安全
灾情发生后,省国土资源厅及时组织专家对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开展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估,确保安置期间免遭洪水及地质灾害威胁;同时,对当地政府拟选的过渡及永久性安置点,组织精干专业地勘队伍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要求各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保证评估质量,供政府决策。
开展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
切实完善防灾预案
积极开展重大抢险工程应急处置
努力保卫重建成果
紧急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防治工作,努力保卫灾后恢复重建成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及当前抢险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迅速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开展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走马岭沟以及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等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勘查工作,多次组织专家会商论证防治措施,目前这几处重大抢险工程的应急处置方案已初步完善,正报政府批准实施。
及时开展应急会商与预警预报
充分掌握防灾避险主动权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预,坚持做到“每日预警,每晚督查,每天反馈”。各地针对气象部门预报信息,及时组织气象、地质灾害等专家联合研判雨情、灾情,制定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供地方各级政府防灾避险决策。今年入汛以来,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已通过电视、网络平台向全省21个市(州)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近800次,向县(市、区)、乡、村及具体防灾和监测责任人发送手机短信近7万条。各地积极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领导亲自带班、专人值守、及时抽查,加强监测,根据雨情汛情,及时组织、指导危险区内群众避险,充分掌握防灾避险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发生。
目前,全省范围内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仍将持续,地质灾害防治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及省委、省政府、国土资源部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深化、细化工作安排,坚决打赢这场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