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高山峡谷地区和山前平原地带,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和天然气产区,是我省煤炭等能源和工业原料重要供应基地。恢复重建灾区能源基础设施,不仅是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对维护四川乃至全国的能源供需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昨(1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蒋巨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修改完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能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送审初稿)》。
该规划由省政府和国家能源局编制,是未来三年灾区能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初步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在优先恢复重建灾区受损能源设施、恢复供应能力基础上,逐步构建安全可靠、抗灾能力强,能够满足灾区恢复重建和进一步发展需要的能源供应体系,确保灾区能源保障能力三年内总体上达到或超过2010年规划水平。
蒋巨峰指出,在能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中,要重视灾区电源点布局、产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完善电网等配套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探索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要抓紧研究政策,包括应急安置期间的能源保障政策、直供电政策、公用设施恢复重建政策等。要拓宽投资渠道,创新金融政策,善于整合资源,为能源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副省长王宁参加会议。
(源自:《四川日报》)